发布时间:2022-04-07 来源:西藏日报
司马义·买买提是新疆英吉沙县人,维吾尔族,1940年出生。旧社会时他的一家非常贫穷,日子比黄连还苦。3岁那年,父亲因交不起租子被巴依(地主)用皮鞭活活打死,母亲带着他们兄妹4人沿街要饭流浪整整9个春秋。新疆解放后,司马义·买买提一家过上了幸福生活。他对共产党充满感情,对新中国由衷感激,曾发出这样的肺腑之言:“祖国是我们的母亲,毛主席是我们的救星。我们永远不会忘记,共产党的恩情比喀喇昆仑山还高,比喀什噶尔河还长。我时刻怀着一颗滚烫赤诚的心来报答祖国。”
1960年,司马义·买买提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。在人民军队这所大学校里,司马义·买买提就像回到了家,时时处处感受到温暖。他训练刻苦,累活脏活抢着干。因为表现突出,很快被提升为副班长、班长,当年就被评为先进个人受到全团通报表扬。第二年他带领全班获得了全团比武第一名。
1962年10月,司马义·买买提随所在部队参加了中印边境西段自卫反击战羌山口战斗。1962年10月27日,司马义·买买提和战友们在副连长乌甫尔·木沙带领下,乘车在西北边陲的高山峻岭巡逻,不料遭到入侵印军的突然袭击。车厢板被打得木屑四溅,汽车右前轮被打穿,驾驶员身负重伤,倒在方向盘上。汽车抛了锚,战士们完全暴露在一片开阔地上。
情急之下,副连长乌甫尔·木沙指挥士兵挪动驾驶室上的重机枪实施火力压制,但被印军火力压得抬不起头。为了保存力量,他只好命令战士们卧倒在车厢里。这时,印军更加疯狂,枪声越发密集,子弹像雨点似的飞过来。司马义·买买提主动要求吸引印军火力,以便战友们移动重机枪脚架,调转枪口反击侵略者。他提着冲锋枪,跃到车厢后端,挺起身子扣动扳机,朝印军猛烈地射击,消灭了正在发射的印军迫击炮手。果然,他的这一举动,立刻吸引了印军的全部火力,印军轻重武器一齐向他射击。
趁此机会,副连长乌甫尔·木沙迅速组织调转重机枪。此时,一颗子弹穿过司马义·买买提的右手腕,打进了他的左胸膛,鲜血直往外涌。他忍着剧烈的疼痛,继续坚持战斗。当战友们要给他包扎伤口时,他推开他们,坚定地说:“快去调转枪口,消灭敌人!”
正当司马义·买买提换弹夹时,他的右肋又中了一颗子弹。射击暂停了一下,印军以为打中了他,就集中火力向驾驶室上调转重机枪的战士射击。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头,司马义·买买提全然不顾身负重伤,咬紧牙关,拼尽全力猛地站起来,端起冲锋枪猛烈地向印军扫射。印军又慌忙集中火力向他开火,第3颗子弹又穿进他的右肋。这时,战友们把架好的重机枪瞄准了印军,火力压得印军不能动弹,全班战士和及时赶到救援的战友们一起全歼了这股印军。
司马义·买买提血洒昆仑、壮烈牺牲,为祖国献出了宝贵生命,谱写了一曲壮丽的革命英雄主义凯歌。为永久纪念1962年10月在中印边境西段自卫反击战中光荣牺牲的革命烈士,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新疆军区决定修建叶城烈士陵园,200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烈士陵园。
1970年,叶城烈士陵园整修后面向社会招聘管理员,艾买尔·依提毫不犹豫地辞了工作,带着妻子和年幼的儿子艾尼瓦尔住进了陵园,他把对烈士的敬仰之情化为一种信念,用一生守护不朽的丰碑。2017年8月16日,73岁的艾买尔·依提因心脏病去世,艾尼瓦尔接过父亲的“接力棒”,继续担任叶城烈士陵园守墓人。